企業文化




烏山
作者:互聯網 時間 :2016-11-30 瀏覽:157
烏山
烏山,位于詔安、云霄、常山三縣(區)交界處。因山外表呈烏黑色,故名。主峰海拔1050.6米,四周陡峭險要。地勢呈南北走向,南北長45公里,東西寬20公里,面積約900平方公里。地質為燕山期間露出地表的晶潤花崗巖、流紋巖構成。主植被為松和雜木,覆蓋率50%。
烏山嵯峨高大,挺拔雋秀,陡峭盤紆,叢崖險隘,幽洞深邃,風景宜人,具有泰岳之雄偉、華山之峻崤、衡岳之煙云、峨嵋之清涼,在閩粵邊區實屬罕見。在其海拔1050米頂峰附近,崇山峻嶺,懸崖峭壁,到處是烏黑色花崗巖和流紋巖,遍地是林立的兀石器。既有人稱“東南第一巨石”、可容納2000人的龍床石,又有深不可測的石井,更有重生疊疊,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天然石洞,以及盤曲蜿蜒數里乃至數十里的深邃的天然石隧道。叢崖、幽谷、深洞、巨壑,層巒疊峰,加上云霧繚繞,連月不開,構成烏山的一大
1934-1949年,中國(烏山)
工農紅軍和洲擊隊在這一帶活動并建 立革命根據地,是處先后為中國閩粵邊特委和閩南地委機關駐地。烏山南、北側分別有“烏山媽媽”吳阿柔和閩南特委書記盧叨的陵墓。作為革命歷史勝地,烏山現存的景點包括有北蔗革命老區基點村、游擊隊電臺室、《前哨報》印刷所、中共閩南地委交通總站舊址、坪坑伏擊戰、雷公陂地雷戰遺址有及地委書記盧叨住所和閩南第八支隊成立處等。